“测绘遥感地信岳麓讲坛”第二十三讲: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成院士
作题为“中国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最新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成院士,应我校测绘学科吴立新教授邀请,于2019年7月5日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7月5日上午,在吴立新教授主持下,李建成院士隆重登上我校“测绘遥感地信岳麓讲坛”(Geomatics Yuelu Forum),以“中国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题,为我校测绘师生献上“岳麓讲坛”第二十三讲。
李建成院士报告开场
李建成院士介绍了大地水准面的发展历程,指出大地水准面理论至今已有180多年,但其精密度仍然有所欠缺;李建成院士进一步介绍了大地水准面的历史作用,其是外业测量的依据;此外,李建成院士分析了凝集点对地面点的影响,以及重力数据的分布。
李建成院士精彩报告
在报告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李建成院士与老师、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李建成院士深厚的学术造诣扩大了在座师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范畴,提升了在座师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李建成院士与在座老师学生互动交流
李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学位,并先后在美国、芬兰、德国做访问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了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开拓者,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100多个省市区域;实现了“GNSS+大地水准面”的现代高程测量三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提出了灾区测绘基准快速重建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及卫星测高技术。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杰青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