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寄语

罗时恒

发布时间:2015-02-2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罗时恒

作为一名矿山测量工作者,我将一生全部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矿山测量教学和发展,无怨无悔。

本人于1953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工作,见证了我校采矿系测量教研室的成立与发展。

我们中南矿冶学院,是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工业学院的地质、矿冶系(科)合并组成。最初,我们只为地质,采矿专业开设了测量学课程,作为技术基础课,而没有独立的测量专业。到1953年,北京矿业学院首次成立采矿专业,引进苏联科学技术与优秀教师,我校派出教师去北京参加学习。在此之后,我校于1954年开始筹备矿山测量专业的成立教学工作,至1956年开始招生,招进第一批矿山测量专业,一直到文化革命之前,全国就只有我们一所矿冶学院。

建系刚开始的时候,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而学生一批批入学逐渐增多,难以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想我们当年的平差计算都是使用手算,使用对数表、算盘来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物质条件上的确比现在要艰苦得多,更没有计算机、全站仪这类高科技工具来辅助工作。当时虽然条件很艰苦,可是我们老师们还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们都认为这些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尽全力做好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那段时间,我们只是全力以赴注重教学,几十年都不会讲职称,不提工资。我自1953年进入学校以来,1963年才第一批提讲师职称。老师们的教学要求十分严格,全部精力投入讲课,需要花双倍或者三倍的时间来备课,然后每堂课都要进行试讲5、6次。

在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那段时期的历史,我倒是想特别提一下。那段时间,整个国家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一个教育路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也注意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以生产任务带实习。当时社会上出现浮夸的问题,指标提得太高,社会上包括其它一些学校都放低要求,求快求多,而忽略质量,甚至出现了作假的情况,导致那个时段的测量出来的数据、图形都没法使用,导致后来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来返工。而很值得我们庆幸和骄傲的是,我们学校当时在老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坚持认真测量,如实记录,保持着测绘人的严谨客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绝对不能马虎,因此在外面的实习成果比较可靠,深受企业的喜欢,为我们学校的测量树立了很好的口碑。

测绘发展到文化革命时期,学校停止招收学生,全国范围内都停止了教学,我们的测绘专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的搁置了几年,直到1972年的时候才开始了工农兵学院的招生,实行着上大学,改大学,管大学的政策。尤其是招收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连数学中的正负号都没有接触过,导致那段时间老师们需要花很大力气来补课,没有很有效的促进测量教学的发展。但是那个时候,老师们经过了好多年没有事情可做之后,都很愿意去花心思,花力气去教学生,我们都认为教学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尽管会很辛苦,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文革时期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也只是停止了上课,没有太大变动,之后大部分老师都完全恢复了教学,正常上课。而在那段广泛“下海”的时期,只有少量的年轻教师受到影响而自主创业就业,大部分的老师还是认真从事教学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家步入正轨,我们专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们测量专业的就业范围也扩大了一些,相对而言,地质和测绘的学生毕业以后会找到很好的工作,包括国家测绘局公务员的工作,也有独自成立测量队,都有着很不错的收入和前景。

我的一生致力于地形测量专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自己的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见证了我校测绘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并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也因为这一事业而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完美诠释。我更是希望新时代的青年测绘工作者们可以再接再厉,将我们的测绘学科建设做的更好,发扬光大!


上一篇:苏瑞祥
下一篇:陈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