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新年始,踏山岳麓行
发布时间:2018-04-0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月新年始,踏山岳麓行
——2018年1月11日登岳麓山纪
为了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提升团队凝聚力,本团队在导师吴立新老师的带领下,于2018年1月11日开展了主题为‘了解历史,展望未来’的登岳麓山活动。活动中,吴老师秉承‘寓教于乐 寓学于行’的风格,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也让我们体会到在以后的科研生活中,需要有坚忍不拔的心态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下午2:00,实验室老师和同学换上了登山服装,众人神清气爽,准备迎接这难得的冬日阳光。登山之路伊始,周源同学赋诗一首助兴:“湘江翠,橘洲醉,岳麓山间挥风袂。草暖沙鸥燕子飞,旅人皆道长沙美。”
登山活动的第一站是萧劲光大将纪念碑。萧劲光大将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吴老师感慨人民英雄之于党、国家和社会的杰出贡献,和团队成员在萧劲光大将的纪念碑前三鞠躬以表敬意。
登山活动的第二站是麓山寺。麓山寺又名慧光寺,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实验室众人在麓山寺前驻足回顾麓山寺的历史,细心感受岳麓积淀的厚重。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沉浸在寺院檀香之中,才子周源应景而作:“九重云霄俗尘净,窗外空灵叶色新。独坐幽林抛凡事,闲敲棋子耳目清。”
且行且学,吴老师沿途向大家提问了有关佛教的一些历史小知识。由于对佛教历史的了解有限,我们只能给出不确定的答案;随即吴立新老师对麓山寺的历史背景娓娓而谈,使得我们也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及其历史脉络有了更深的认识。
顺着麓山寺而下,我们来到了第三站——爱晚亭。爱晚亭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意义,青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代,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毛主席的反帝反封建思想最早形成于爱晚亭。在这年代悠久并赋有特殊历史含义的亭前,我们留下了团队合影,旨在不忘初心,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刻苦钻研、科教报国。
离开爱晚亭,我们向第四站——岳麓山顶峰出发。在岳麓山顶,长沙市景一览无余,顿时心中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在一块花岗岩前,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沧海变迁对地质变化的影响。花岗岩上纵横分布的裂隙,是地壳构造运动的结果。
游览完景点,在抗日时期长沙会战的炮台遗址前,小组成员轮流进行了才艺表演。吴老师首先登台,朗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在吴老师铿锵顿挫、抑扬起伏的声音中,我们领悟到了在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新的历史任务时,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凌云壮志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此外,苗则朗、陈必焰两位安徽籍老师合作,表演了一段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而湖南本地的李佳老师则用纯真的粤语演唱了一首经典的粤语歌,让众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怀疑他的籍贯问题!
小组的两位美女研究生吴闻和何苗同学,也表演了湖南的“刘海砍樵”。除此之外,各位同学都进行了才艺表演,最后,小组所有人以慷慨激昂的‘歌唱祖国’合唱结束了本次登山活动。
夜幕降,灯光起,繁华都市的霓虹灯映衬着云雾缭绕的山峦,书院里的御书楼在霓虹灯的闪烁下愈加宁静了。寒意薄、豪情浓,周源同学赋诗道:“隐隐御书楼,迢迢橘子洲。夜来无甚事,饮罢一江秋。”
在这次登山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之间相处和谐融洽,亦感慨颇多。作为青年老师和学生,我们既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也要学习吴老师二十余年专注做好一件事的执着精神。如吴老师所言,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人的一生总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留下些足迹,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是走一遭。最后我们真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也希望我们团队在吴立新老师的带领下,在青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乘风破浪,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以更诚挚热烈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明天!
编辑:王威
审核:周源,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