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牵头承担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获准立项
发布时间:2024-01-2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3年度“一带一路”空间信息科技支撑“创新之路”行动第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正式下达立项通知,由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吴立新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中南大学牵头申报的项目《典型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应急技术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正式批复立项。项目总经费1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000万,执行周期3年。
项目由中南大学作为牵头承担单位,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四家单位集中攻关实施。项目设置了“灾害隐患遥感排查、风险识别与综合预判”、“灾害应急卫星聚焦监测与灾情关键要素快速提取”、“多模态应急数据快速汇集与灾损智能评估技术”、“重大灾害应急信息服务技术平台与应用示范”四个课题。
吴立新教授团队依托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时空信息与智能服务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合作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和UNESCO国际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等国际网络,在灾害隐患排查、卫星应急观测、灾情快速识别、灾损精细评估、灾害知识服务和国际合作方面科研积淀丰厚。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围绕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灾情评估、应急服务等,自然形成的、具有长期合作基础的研究团队。团队在973、863、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减灾委卫星减灾专项等项目和课题的资助下,在灾害科学研究与监测分析、空间信息应急服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如InSAR形变解算云平台、UNESCO国际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众源数据清洗和汇集软件平台、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预警监测系统)。
据悉,“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地震、滑坡、林火、洪涝、火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高发区域,防灾减灾需求强烈。鉴于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主卫星资源缺乏、防灾减灾技术力量薄弱,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被动应对、难以有效作为的现实,利用我国遥感卫星资源、发挥我国空间信息与防灾减灾技术力量,研制典型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应急技术系统,开展国产卫星应急监测与应用示范,拓展区域性应急合作,为国际防灾减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