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临时团支部赴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开展为期7天的“绿色科学营”共建活动,为40余名中小学生量身定制暑期地质与环保主题系列课程。该活动旨在丰富社区青少年假期教育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探索学科交叉育人价值,彰显新时代高校青年的社会责任。

实践团坚持“五育并举”理念,践行“知天懂地,护绿爱蓝”宗旨,围绕地质、科技、环保和防灾减灾四大板块,推出“学知识·爱自然”主题课程。
课程设计兼顾科学思维与美育熏陶,通过地层年代知识讲解、火山地质趣味实验、保护地球绘画创作,以及防灾减灾情景演练等环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绿色地球小卫士”。

在为期7天的集中教学中,由8名本科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联合汉王陵遗址公园、望城区红十字会等机构,先后组织考古遗址实地探访及“呵护心灵·青春绽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参训学生反响热烈,一名小学生课后表示:“哥哥姐姐讲的知识比课本更有趣,希望这样的活动持续办下去。”

此次活动不仅为中南大学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更通过“校社共建”模式整合高校、社区、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为基层教育注入新动能。

实践团成员表示,下一步将以本次“绿色地球营”为起点,继续深入乡村、社区开展系列科普与环保志愿服务,在更广阔的社会课堂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用专业所学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以青春担当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
(一审:张睫米、杨欣 二审:刘琦 三审: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