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党工委
长宁区教育关工委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于2005年4月开始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以“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建设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为主要内容的创建“五好”关工委和关工小组活动。去年来,我们通过学习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进一步认识到创“五好”活动是切实加强关工委和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有力措施。现将我们在创“五好”活动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及认真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的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强关工委的组织建设
1、调整充实健全区教育关工委领导班子
由教育党工委书记兼任教育关工委主任,一位副书记和一位分管德育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副主任;区教育党工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区教育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区教育党工委聘请了两位区教育局老领导任副主任,主持区教育关工委工作,还聘请一位中学老校长任区教育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作为区教育关工委的专职干部,开展日常工作。
2、健全基层学校关工小组组织网络
全区34所中学、28所小学和2个小教学区、2个幼教学区共66个单位,都成立了关工小组。学校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为组长,学校离退休老同志为副组长,主持关工小组日常工作,关工小组成员如有变动,及时补充。为开展创“五好”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使创“五好”活动在全区各学校扎实有序地开展,党工委把关工委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年初党政干部大会上统一布置,并把是否积极支持和参与创“五好”活动作为学校党政领导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党政领导对创建工作的重视。为关工小组设有专门办公室,提供办公设备和活动经费,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每学期制订德育工作计划,都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其中,并听取老同志意见,再将计划成文,进行逐条落实。通过创“五好”活动,使得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各方支持,形成合力,极大地调动了老同志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五老”队伍建设
1、组建三支“五老”骨干队伍发挥其核心作用
在健全局和学校关工工作领导班子的同时,教育关工委还组建了以老干部、老先进、老劳模和特级教师为成员的“讲师组”、“调研组”、“马读会指导组”等30多人的骨干队伍,活跃在各所学校,为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了核心作用。
讲师组:为培养青年干部,讲师组10位老同志受教育党工委的委托与教育系统评选出的“十佳”青年结对,引领他们成长为学校党政领导的后备力量。2008年至2010年,讲师组成员应邀深入中小学对青少年作题为《长宁区改革开放30年》、《纪念上海解放,发扬革命传统》和《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的专题报告以及《祖国实力增强百年梦想实现》——精彩世博的主题报告。老同志在报告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使青少年深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调研组:自2004年成立以来,每年进行一个专题调研。先后调研了七所中小学有关德育工作和关工工作的情况。调研了两千多名农民工子女在长宁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并写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区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信息资料。对七所中小学的经验分三次在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以点带面的推进教育系统的关工工作。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研后,在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委老书记李仁杰同志的建议下,由“姚连生奖学金基金会”每年拨出1.65万元,奖励70名学生,4年来共奖励了280名学生,激励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积极性。现代职校去年招收来自都江堰的77名学生,学校关工小组安排了6位老同志同他们结对,关爱这些远离父母的学生。“姚连生奖学基金会”每年拨出2000元奖励学生。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帮助,学习上得到了辅导,生活上得到了照顾,为他们安心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调研组撰写的《现代职校与华阳社区联手开展关工工作时的实践与探索》的调研报告,获市教育关工委2008年课题组二等奖。《创建“五好”关工小组的实践与思考》获市教育关工委2009年课题组一等奖。2010年赴天山中学调研,正在撰写《校友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
“马读会”指导组:由区关工委、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关工委、团区委和区党校联合举办的“长宁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简称“马读会”。学习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干部,每年一期(近几年来每期约80名学员),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进行学习。区教育关工委先后委派了10位既有坚定信念,又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担任“马读会”的指导老师。在老同志的悉心指导下,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举办“马读会”至今19年来,前16期796名结业的学员中,21.1%的人在高三阶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8%的学员获得市、区先进荣誉称号;进入高校后80%的学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青年学生中的中坚力量,大学毕业后表现非常好。200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以《点燃青年信念之火》为题作了长篇报道。
2、发挥社区“五老”优势,校、区联手共育新人
社区有“五老”队伍的优势,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同时社区又与学生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光靠自身离退休老同志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需求,必须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挂钩,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育新人的共识,形成学校“搭台”学校与社区“五老”共同“唱戏”的格局,让社区“五老”走进学校,深入班级关爱学生,使得学校、社区、家庭连成一体,形成合力。现代职校等凡是关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2009年5月,由长宁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党工委在现代职校联合召开了全区关工工作现场会,现代职校和华阳街道关工委领导介绍了“联手共育一代新人”的经验,并将他们的经验向全区推广。会后各街道(镇)均与所在地区的一两所中小学签订了结对协议,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三、贯彻20号文件精神将创“五好”引向深入
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对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如何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关工工作,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继续加强关工委的自身建设
根据20号文件有关加强教育关工委队伍建设的要求,我们把握两点。一是充实调整好队伍。随着“五老”队伍年龄的逐步老化,及时充实、调整教育关工委、学校关工小组和三支“五老”骨干队伍(讲师组、调研组、马读会指导老师组)成员,把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新退休的老同志充实到领导班子和三支骨干队伍中来。二是认真学习贯彻20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对照文件要求,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年内将召开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交流会。
2、重视与关心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这是20号文件向教育系统各级党委提出的要求。我们在原来做法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本着“老有所学,学而有为”的精神,组织好老同志的时事政治理论学习。每年组织两次时事形势报告会,每月一次学习政治理论以及关工工作的有关文件;继续为区教育关工委讲师组、调研组、“马读会”指导老师组三十多位老同志订阅《文汇报》、《上海老年报》、《中国火炬》、《关心下一代》四份报刊杂志。并组织好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做到与时俱进。二是继续做好评选先进工作,通过交流会和工作简报,发扬“五老”的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三是在生活上予以充分关心,继续给三十多位“五老”骨干发放讲课费和交通补贴费。每年度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对他们的辛勤工作以示肯定。通过以上三项工作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励老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
3、落实经费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教育关工委的活动经费,从最初每年1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元。二是教育党工委已委托区教育关工委的同志,全面了解各学校关工小组聘用老同志从事关工工作的补助情况,并提出补助方案,供教育党工委讨论,与区财政部门协商,尽快落实老同志的补助和学校关工小组活动经费问题,保证学校关工工作顺利开展。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在提高关工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实效性上进一步探索创新,争取有更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