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热点新闻
2025-05-21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加快推进地球物理学本科培养方案迭代升级,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
学院新闻

智启地学新篇:中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建AI时代育人新范式 ——本科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研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0    浏览次数:


当前,学校正全面开展"向善求真、追求卓越,全面提升拔尖领军人才培养能力"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启动"AI+"教育创新工程。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体系升级,助力培养方案重构,通过"三步走"战略(顶层设计-专家论证-行业校准),擘画数智化转型路线图,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和升级课程体系为核心抓手,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5月14日,专业召开基层教学组织会议,重点研讨了“专业如何提升师生数智素养?”,”如何重构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内容”,“如何促进智慧教学模式的转变?”,“如何引导并适应“学为中心”的模式变革” 等核心问题,明确新一轮培养方案重构的主题思想和方针,初步形成了针对专业课和个性化课程的拟定方案。

 

 

 

5月16日,资勘专业召开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升级课程体系的高校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相关高校建设有资源勘查工程一流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参与研讨,包括中山大学周永章教授,吉林大学王永志教授,兰州大学任桂平教授,长安大学张海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左仁广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功文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立强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刘钰铭教授,桂林理工大学康志强教授以及中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专业负责人邵拥军教授就当前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和改革的动向向各位专家做了简单介绍,在听取了此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的初步意见后,各位专家分别提出了宝贵意见。专家们就中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加强人工智能前瞻布局,主动顺应和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并积极在培养方案重构中实施AI赋能教育教学的具体举措给与了积极肯定。此外,各位专家还倾囊相授,介绍了各自院校的构筑智能地学改革的具体举措。通过本次讨论和思维碰撞,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进一步明确了制订适应教育教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5月17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邀请国内多位行业专家,从用人单位需求端征集对资勘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包括中国五矿张喜、中国地调局隗含涛、有色地调中心南方所彭南海、湖南省矿产资源集团周雄、湖南省地质院杨齐智、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谢玉华、河南第三地质调查院唐湘伟等多位行业专家对当前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意见。专家们认为顺应和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并与地质专业基础知识和勘查技能有机结合,是当前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总方针,建议增设数智化与智能化技术、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等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利用AI处理和整合多源地质数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的能力,通过构建成矿概率模型,可大幅度降低勘探风险,减少人工依赖,保障作业安全,未来可能会引发行业发生变革性重塑。  

通过5月份的本科教学系列大讨论活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培养新理念,提出了“拥抱AI时代,构筑智能地学”的方针,制订了适应教育教学未来发展的本科教育行动计划。通过系统性改革,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正从传统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地质认知+智能技术+工程创新"三维融合的新范式前进,朝着“向善求真、追求卓越”的中南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为全球智能勘探领域输送领军型人才。

(除了本文特别致谢参与论证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合作单位,还有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了建议与讨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审:孔华;二审: 成永生;三审:谭静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