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热点新闻
2025-06-20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适用勘查技术推广清单(第一批)》,我院...
校友动态

同窗聚首谋发展 校企携手谱新篇——能源地质领域校友返校共探技术攻坚与创新合作

发布时间:2025-06-21    浏览次数:

 

        65日上午,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潇湘校区地科楼112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能源地质领域校友代表返校座谈会如期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邵拥军教授、地质工程专业负责人孙平贺教授等院系领导、骨干教师,与来自中核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等单位的杰出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话前沿技术挑战,擘画产学研深度合作蓝图。

会议由孙平贺教授主持。邵拥军书记首先代表学院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向心系母院的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学科建设成就、人才培养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殷切期望校友力量持续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浙江华东岩土公司执行总经理王坚则阐述了此次返校座谈的核心目标: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聚焦行业前沿技术难题,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将学院的科研优势精准对接产业一线的迫切需求。

座谈交流环节聚焦行业痛点,碰撞出智慧火花。浙江华东岩土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刚校友(地质工程2001届硕士)、数智勘测院副院长沈俊喆校友(地质工程2017届硕士)联袂抛出工程物探技术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

1. 智能化数据处理瓶颈:如何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革新物探资料处理流程,显著提升成果质量与解释效率?

2. 超前预报精度困局:多元物探方法数据融合不畅导致对同一地质体反演结果不一致,亟需突破联合反演与综合处理技术,提升预报准确性。

3. 复杂山地探测难题: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现有手段在山地环境下对几十至几百米埋深目标体的探测深度与精度不足,呼唤技术新突破。

针对这些“卡脖子”难题,学院教师展示了前沿探索。谢维副教授介绍了物探新方法与智能化仪器研发的最新进展,为提升数据处理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学院方案。测绘与遥感科学系主任杨泽发教授则分享了利用高精度InSAR技术监测与预测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研究突破,其成果在工程安全预警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地质资源系、地球物理系等负责人也围绕各自领域,就深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结合发表了见解。

座谈会后,全体与会人员移步南北楼中坪合影留念,将同窗情谊与携手攻坚的坚定信念定格于明媚阳光之下。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情谊的重温,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员会。校友们带回的产业一线真问题为学院科研指明了着力方向,学院展示的创新成果则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强大支撑。双方在物探智能化、地质灾害精准预警、复杂环境勘探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共识,为后续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基地等奠定了坚实基础,预示着中南大学地学人在服务国家能源地质重大需求的道路上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一审:刘井鹏 二审:匡立新 三审:胡俊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