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在地球科学楼组织召开碳中和研讨会。会议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印发的系列“双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深入交流各团队、学科、学院在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优势、基础与潜力,探讨碳中和平台/团队建设、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相关问题,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要求。会议由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谭静强教授主持,来自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粉末冶金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研究院、土木工程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冶金与环境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研究院的12名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参加研讨会并做报告。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邵拥军教授、院长戴前伟教授到会指导。
研讨会上,地信院谭静强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科技部等九部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双碳”文件精神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之后,谭静强教授和胡俊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地球科学服务碳中和》和《森林生物量和碳汇的卫星遥感探测》的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地球系统科学问题,我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可在碳循环机制研究、CO2地质利用与封存、碳源与碳汇监测、低碳能源与储能空间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需求,需要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建设碳中和研究院/学院等平台或机构,设置碳中和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等。
粉末冶金研究院王章维教授、化学化工学院王海燕教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庆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碳中和战略—从合金设计角度出发的一些思考》、《化学化工学科在融入碳中和规划中的几点思考》、《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的报告,提出应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在学校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可通过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冶金等研究方向为牵引,促进物理、化学、冶金、材料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产出高水平原创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同时指出,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约41%,发展规模化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我校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在相关领域具有最完善的学科体系,有望围绕碳中和打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全学科链。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应大力发展储能与动力电池技术,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轻合金研究院喻海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元强教授、物理与电子学院刘敏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铝合金加工过程碳达峰需求》、《绿色低碳建材与“双碳”战略》、《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报告,认为铝合金材料与加工产业链长,材料加工过程电力需求非常大,同时又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开发新技术,实现材料加工过程的节能降耗,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建材生产与建筑运行能耗碳减排潜力巨大,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双碳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研发多层次、多维度的新型低碳技术,也需要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双碳战略对人才的新需求。双碳目标执行过程中,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冶金与环境学院唐崇俭教授、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韩海生教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陶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冶金环境工程学科视角下的“双碳”思考》、《资源加工过程中的“双碳”策略》、《“双碳”背景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报告,指出学校拥有开展碳中和的学科优势,未来研究可重点围绕重点行业碳减排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展,突出特色优势,同时加强与智能的交叉研究。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并产生大量“三废”污染物,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之一。选冶新技术与装备更新迭代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主旋律,每年几十亿吨尾渣资源可作为水泥建材行业的替代原料,其高效纳利用是未来尾矿处理的发展趋势。全球脱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低碳开采,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得出资源开采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双碳”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可发挥“双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原创技术重要策源地的关键作用。我校在有色金属、土木交通、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学科与“双碳”需求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满足在低碳产业流程、零碳能源体系和负碳增汇技术开展三端联合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的条件,具备建设完整“碳中和”学科链的基础。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可以推动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建设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或相关研究平台/机构为抓手,以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助力我校成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重大战略贡献“中南力量”。
据了解,我国已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将落实“双碳”战略列为了工作重点。2022年8月27日,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关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关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提案”时介绍,全国高校已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等21个“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直接相关本科专业,布点2223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已经建设了碳中和学院或者研究院,教育部将进一步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双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